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| 用心当好企业的“娘家人”——记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处处长郭社军

来源:邯郸日报-邯郸新闻网2023-07-10 12:43:12

“投资管理、产业发展、价费管理、粮食物资保障……因为发改委职能范围涉及较广,我们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,面对的压力更大。”面对记者,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处处长郭社军感叹道。

回顾在市发改委10年的工作经历,郭社军始终忠于事业、敢于谋事、坚韧干事、服务发展,他认为只有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,才能帮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,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。“‘娘家人’才是我对工作的定位。” 郭社军诚恳地说。

“终于跑下来了,太不容易了。咱们拿着批文一起在门口合个影吧!”2020年3月14日,在河北省行政服务中心拿到批文后,邯钢节能环保部副部长张怀东拉着郭社军的手激动地说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0年,我市正处于钢铁、焦化两大支柱产业减量置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,导致项目煤炭替代指标不足,邯钢老区钢铁和焦化搬迁项目办理能评和环评受阻,新兴铸管、太行钢铁、冀南钢铁、华丰焦化等一批重点减量置换项目也纷纷告急。

通过对政策的反复研究和对全市资源的多次摸底,郭社军提出减少规下工业入统煤耗“死库容”和农村“双代”,以及“十三五”时期已拆除耗煤设备、承诺煤耗减量的两种解决思路。由于是新思路,必须得到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。

“去省里沟通协调,回邯郸准备资料。”尽管当时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,郭社军已经记不清往返两地多少次了。3个多月后,终于成功解决了邯钢钢铁和焦化退城搬迁项目127万吨的煤炭替代指标等问题。

从2020年至2022年,全市6个钢铁、焦化项目451万吨煤炭替代指标缺口全部得到落实,没有一个项目因为指标不足而影响建设,争列省能耗指标单列100万吨,占全省的45.6%,是全市“十四五”能耗增量的36.8%,有力支撑了全市的项目建设。

“我深知抓投资就是抓发展、谋项目就是谋未来,新的岗位又是新的考验。”2022年8月,郭社军开始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工作,为了快速理清工作思路,在半年的时间里,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。

围绕“全流程”管理项目抓投资,郭社军和同事们建立并启用了“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动态监管平台”,打通并整合了行政审批、统计、国家和省预算内投资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、省市重点项目等各个领域数据,使全市投资项目实现了从项目谋划、获得审批(核准或备案)、完善前期手续、开工入统、建成投产等各个环节“全流程”式管理,推动债券项目实现常态化储备,把“项目等资金”真正落到实处。

同时,针对项目发票影响投资增速评估的问题,推行省重点项目、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发票“三必开”的工作思路,逐步提高了票占比,对投资指标形成了有力支撑。2022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.1%,位列全省第4位;产业项目投资考核位列全省第2位;省对市2022年的绩效考核中,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得分0.47,位列全省第三位……

成绩背后诠释着责任与担当,成功的背后饱含着努力与艰辛。“用心感受、用心服务,用心当好企业的‘娘家人’。”郭社军说。

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马佳

标签:

  • 路线
天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、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
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有雷阵雨 湖南江西福建等地降水减弱